
咨询电话
18062007369
12月09日,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了《海派经济》创刊20年,《政治经济学研究》3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以高质量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会议期间,举行了“习主席经济思想研究院”的揭牌仪式,并对《海派经济学》创刊20年纪念优秀论文和2022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优秀论文颁发了奖项。
以下是干部培训网整编的详情内容——
12月9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海派经济学》创刊20周年、《政治经济学研究》创刊3周年:“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揭牌仪式暨2023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会上举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揭牌仪式,并颁发了《海派经济学》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奖和2023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首席专家丁晓钦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意味着,不仅在经济社会领域,在文化教育事业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高质量发展同样是重要的考量标准,是我们推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指引。上海财经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为推动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上海财经大学高端智库取得丰硕成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永远跟党走”。回顾上财历史,能够明显感觉到其中鲜明的红色基因,这样的基因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上海财经大学正以“厚德博学”的理论品质承载时代必需的理论积淀,以“经济匡时”的行动释放人民希冀的实践力量,不仅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应有力量,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发挥自己的能量,不辜负党和人民在新时代的殷切期望。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上海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也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更加自觉胸怀“国之大者”,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闵辉副书记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聚焦体系建构,做好“理论文章”,在推进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提炼中国之理、弘扬中国之道;二是要聚焦发展所需,做好“咨政文章”,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形成深度融合的协同攻关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聚集办学根本,做好“育人文章”,上海财经大学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概论”课程即将全面开课,将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产生积极作用。
会上,举行了上海高校智库“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揭牌仪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社科办)处长耿绍宁宣读批文,许涛书记与闵辉副书记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是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由刘元春校长担任负责人,汇聚全校力量组建的创新型高校智库,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随后举行了《海派经济学》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海派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主编程恩富为南开大学何自力、上海财经大学伍山林、上海海事大学尹兴、中国社会科学院侯为民、吉林财经大学孙立冰、上海财经大学陆夏、东北师范大学孙业霞、中国政法大学张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秦淑娟、广州大学王鹏等十位获奖学者颁奖。《海派经济学》创刊于2003年,二十年来砥砺前行,始终居于国内优秀核心期刊行列,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此次论坛还举行了2023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经对全国300多所高校的1200多篇来稿进行评选,15位研究生获得优秀论文奖。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劲松宣读获奖名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益国为陈维慈、顾善雯、蔡麒龙等三位一等奖获得者颁奖;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亚虹为张万新、王艺宣、白佶、王丹、侯婉月等五位二等奖获得者颁奖;上海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锦华,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郑春荣为潘俊杰、尤惠阳、赵紫薇、庞家康、邵潇涵、郑勇良、张舒怡等七位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主旨演讲第一部分由解放日报社原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主持,程恩富会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发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必然是高质量的发展》为题发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自力以《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三重逻辑》为题发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鲁品越以《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前提条件》为题发言。
主旨演讲第二部分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首席专家冒佩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侯为民以《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为题发言;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堡骏以《中国何以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中心?》为题发言;《上海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李正图以《数字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与战略选择》为题发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以《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维度及其使命》为题发言。
当天下午的五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道路”等五个主题展开研讨。下午同时还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圆桌会议和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
此次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智库、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多家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和研究生深入研讨了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热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还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期刊建设等方面问题交换了意见。
更多干部培训基地学校动态请关注【新闻中心】-【学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