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429811266
12月02日,由上财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举办的第七届财经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基本公从服务的财政保障",旨在提升财政重点保障,落实积极有作为的财政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化。论坛设有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两个分主题,由刘小川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就这两个主题进行讨论。
以下是干部培训网整编《第七届财经发展论坛在沪召开,聚焦“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详情——
12月2日,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上海竑壹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协办的“第七届财经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全国人大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为提升财政重点保障能力,落实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言献策。本次论坛设有两个分主题:医疗卫生的财政保障和文化教育的财政保障。
上午的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主持。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鹏程和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分别致辞。
何鹏程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上海财经大学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凝聚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的力量,为完善我国的财政体系献计献策。
丁丁表示,人民的福祉一直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出发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题非常有意义,有助于实现公平分配,人民日报也在长期关注。在未来,人民日报会继续和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深度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论坛进入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丛树海教授发表了题为“财政转移支付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指出,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是财政转移支付。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但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一般项目种类较多等问题。未来应该从推动转移支付立法、进一步强调“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适度增加专项转移支付等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更加有效地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浙江财经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教授发表了题为“医疗保障的投入责任与机制”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强调了财政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基本医疗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需要政府的财政提供兜底,体现了财政的重要性。我国的财政对医疗保障领域提供了大力支持,但我国的医疗保障环节仍然面临诸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明显减少、长期护理试点地区基金筹资缺乏财政投入、对医疗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和对重特大疾病的补助不足等问题。他指出,未来要从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大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力度、加大财政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等方面继续完善财政对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教授发表了题为“社会支出、社会投资和中国发展路径的考察”的主题演讲。他基于自己最近的研究,提出了社会支出和社会投资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投资路径和自由主义的社会投资路径的区别,以比较的视角审视了我国的社会投资路径。基于分析和比较,他提出了坚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整体观、从积极社会政策方向加以突破和走社会服务国家之路等政策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发表了题为“基本公共服务与第四次分配”的主题演讲。他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家文化引出了分配问题,历史上很长时间的基层治理主要依靠家族和宗族的力量,解决了很多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对分配的现有讨论,主要包括由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由政府力量主导的再分配以及由道德力量为基础的第三次分配。但在他看来,我国社会还存在基于血缘和亲戚关系的财产转移为第四次分配。第四次分配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加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最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高强就前面四位主题演讲嘉宾的分享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当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发展现状,他认为主要存在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过大、转移支付拨付进度偏慢以及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并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可行有效的改进方案。对于医疗保险制度,他认为,需要重点研究进一步明确医疗保险的职责和目的,支出方向和报销目录应当立足医保收入属于人民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突出医保的互济性特点,重点保大病、保急需。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他强调,要正确看待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不要试图扭转,更重要是想办法积极应对和化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最后,他重点就财政投入与财政政策的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财政投入是基础,财政政策是方向。没有一定的财政投入,财政政策就如无源之水,无法发挥作用;而没有科学有效的财政政策,财政投入可能出现盲目和低效的问题。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政府对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大幅增加,但支出政策不够科学、支出结构不够合理、支出效果未达预期,群众满意度并不高。因此,他建议大家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更加重视财政投入的政策导向和安排,提出更加有效的政策参考意见。
下午的论坛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思劼先生主持,十几位专家学者就“医疗卫生的财政保障”和“文化教育的财政保障”两个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讨论。
“医疗卫生的财政保障”的圆桌论坛由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王乔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主要从财政投入的价值引领作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医疗卫生领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在其中财政资金如何安排体现了价值引领。医疗卫生服务不应该是一种普通商品,而是一种国家的福利、公民的权益和权利,相关的财政政策要基于需要的分配正义理论,医疗卫生服务应该按需进行分配。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左学金教授就圆桌论坛的主题谈了三点看法,一是我们要加大财政对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二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创新,根本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因此需要对教育和医疗领域进行进一步投资;三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要加大中央的事权。上海交大-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教授围绕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投入的科学依据做了发言。他指出,我国政府不断增加了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但同时也存在医疗资金的浪费和违法使用问题,在有些具体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依据非常模糊,今后我们应该对诸如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依据进行重新测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姚胜先生认为,要想解决现有的问题,需要首先搞清医疗卫生和财政的总体状况。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伴随着财政支出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需要更多地从优化结构和规范管理的方面入手,使财政更好地保障医疗卫生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贾俊雪教授最后发言,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理论上,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非常重要各方都达成了共识,但现实中的具体操作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更应该是如何在有限的财政资源条件下做到更好。就这一问题,贾教授认为应该更重视制度的优化,而不应该只关心财政投入的规模。最后,王乔教授对第一个圆桌论坛的讨论进行了总结。
“文化教育的财政保障”的圆桌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教授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决算审查室副主任申鹏先生就文化教育领域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要综合考虑中央承担事权的成本和收益。过去五年全国投入了近两万亿的文化资金,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资金投入的体量大,但存在事权划分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刘蓉教授认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事关共同富裕,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要结合当前财政紧平衡的背景,重点保障基本的公共服务。浙江财经大学原副校长李永友教授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理清财政支出的次序,就文化教育领域,应该先保障教育再关注文化。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汪冲教授认为,在财政保障方面,从基础均衡目标到优质均衡目标的转变对财政保障的要求更高,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国民账户,建立资金直达机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从教育文化领域的资金来源、支出结构和财政效益三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教育文化是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大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贞发教授围绕数字化时代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进行了发言,他认为要关注财政绩效改革问题,做到科学评估、反馈优化。最后,范子英教授对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在教育领域,我国目前的财政基本做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地区间的差异仍然较大,随后范教授还与发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互动讨论。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再次感谢与会领导、学者和媒体朋友的参与,并表示,发言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的主题,分别从政府和市场、总量和结构以及公平和效率三个角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希望大家未来持续关注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构,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以上是《第七届财经发展论坛在沪召开,聚焦“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更多干部培训基地学校动态请关注【新闻中心】-【学校新闻】。